#冬日生活打卡季#
自制冰糖葫芦。
年越来越近了,对于我来说,年味儿就是儿子归家了。
(相关资料图)
团圆、温馨的烟火日子里,好好办年货,好好用锅碗瓢盆敲响家不一样的交响曲,最近也不想让网络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。
今天买了一斤多点牛奶草莓居然花了60多,疫情+临近春节+东北冬天寒冷,反正菜早就比肉贵了,水果更不用说了,冬天的东北就是拿着三线城市的工资,买着比一线城市还贵的菜。
自己做的冰糖葫芦,材料品质好些,所以比买的冰糖葫芦味道正,就是吧自己吃量少,炒的糖色就少,糖色太容易凝固了。儿子说一直是儿时的味道,忘不了。
儿子从小就喜欢吃羊肉、羊肉卷这些,我们一个月总要吃上一到二回,而且他又比较胖,可能偏胖的人抵抗力都超强吧,到目前为止,他一直没阳,也没有特别的注重防疫,还挺欣慰的,也特别感恩儿子把自己照顾好好的[祈祷][祈祷][祈祷]。
逛逛青岛的流亭大集,红红的年味多多
今天周六,去亲戚家。正好遇上流亭大集日。顺便逛逛流亭大集,感觉到红红的年味多多。
一进入流亭大集,就感觉进入腊月的大集,格外红火和热闹,散发着浓浓的年味。年集“人气爆棚”,前来选购年货的市民络绎不绝。此起彼伏的摊贩叫卖声充斥在空气中。那充满着吆喝声、处处洋溢着的欢乐,让人感觉到年味浓浓。
在中国人的眼中,年味就是红色的,红色的对联、红色的窗花、红色的灯笼、红色的新衣服、红色的冰糖葫芦……逛逛大集看到红色,感觉年将近了。
我去大集,喜欢在春联区逛逛。
那些大红色的春联充满了喜庆气氛。而大红灯笼也是新年装饰必备。红红火火的福字增添了新年的气氛。还有各类民俗年画一应俱全。
友友们,你们逛大集了吗?
#年味# #青岛大集太有年味了# #青岛身边事#
#我家的年味儿# #头条创作挑战赛# 还有十五天就要过大年了,大家也都杨康了,都出来办年货了。
东北主要是冻货多。水果有冻梨,冻柿子,冻草莓,冻桃,冰糖葫芦……。蔬菜有冻豆角,冻茄子,炖辣椒……。肉有冻的小笨鸡,冻大鹅,冻的各种鱼,冻的整只羊……。总之,在东北无所不能冻。
要过年了,各大商场也加大力度促销,卖黄金的,卖皮草的都搭起了大彩门,卖力地宣传。
我家爱人备了点年货,猪爪子鸡爪子是必不可少的,东北有这个习俗,这些爪子可以帮人在新的一年里多多挠钱,哈哈哈,图个吉利。
我家人口少。姑娘去年才结婚,加上我们老两口才四口人,不用预备太多东西,过年商场也不关门,都买新鲜的。只不过年前不预备点东西就不像过年,多少买点放着。
再就是新衣服,姑娘买好了。她小时我给她买,现在她给我买。满头的小羊毛卷我也烫完了,就等着开开心心过大年了!
#青岛大集太有年味了# 过年赶大集之大北曲集。今天是1月6日,农历腊月十五,适逢城阳大北曲集。作为家门口的大集,有条件有便利带领大家看一看今天的大北曲集。
大北曲集位于宁城路崇阳路路口的北曲集贸市场,每逢五、十成集。大北曲集本身不是太大,但发展至今集市各类商品已非常齐全,越来越收到附近居民欢迎。每逢大集,成群结队的人拉着小车去赶集,也有不少开车的远道而来,每到大集附近的宁城路就会停满车辆。
今天的大北曲集一如既往的人多,临近过年充满了年味。过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,集上有好几家卖春联的,红彤彤的十分喜庆。集上也有不少卖小孩玩的小烟花的,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挑选。冰糖葫芦、芝麻糖杆、花生瓜子等食品非常多,在这个时节很受欢迎。至于肉类、海鲜、蔬菜等不用说了,遍地都是,随便挑选。
值得一提的是大集旁边的室内花卉市场。这个市场非常大,里面摆满了鲜花,放眼望去姹紫嫣红,增添了很多过年的色彩。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在购买鲜花。图为今天的大北曲集,一起感受大集的热闹和年味吧。#青岛头条# #城市观察员#
年味!
今天下午,去了全市最大的流通企业信誉楼泊头商厦,走马观花的逛了一遍。
最近一段时间,因为口罩问题,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寂寞,或者无聊的很。其实农历十几了,往年早有了年味了!年味是啥昵?到信誉楼看看找找吧!
从一楼到六楼,信誉楼年味十足,过年迎春节的宣传画和丰富的商品,让人生活在年味里。人们的心情看似有些压抑,选物购物直奔主题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包括小朋友们,也是紧随大人其后,手里拿着根冰糖葫芦,边走边吃,不敢怠慢。人虽然很多,但不喧哗。可能人气还没上来。出来看解放桥头,一幅人多车多的画面,新年马上就到了,春天不远了!!
#这就是年味儿# 年味十足,我爱的过年!我爱的中国颜色,小时候的冰糖葫芦,中国人喜欢的中国结!爱红色,
爱年味,爱美食!
家乡的年味
童年总是美好的,童年的春节更是难忘。
老人常说,过了腊八就是年,腊八是过年的门槛,过了腊八,年味就会越来越浓。
邻村泽畔的腊八会,那时最为红火。吆喝声、鞭炮声、此起彼伏,大人们、孩子们、川流不息。卖布的、卖画的、冰糖葫芦老鼠药的、吆东喝西。挑担的、理发的、修补钢锅算卦的、南来北往。大人们用辛勤的收获为家庭置办一年的喜庆,他们或拉几尺花布为儿女增添几件新衣服,或买几张年画装点一下破旧的老屋。孩子们嬉戏着、打闹着,或掬一口香甜可口的糖稀,或驻足于小人书留连忘返。
腊月十六,孩子们终于像出笼的鸟儿,欢呼雀跃起来。最高兴的莫过于给家里带回一朵大红花或者一张奖状,家长会把它们张挂到屋里最显眼的地儿,望着一张张的奖状,他们心里灌进了蜜,脸上笑开了花。
唱年戏是必不可少的,村里自己有秧歌班子。在宽敞的地儿,搭上台子,挂上风灯,一阵锣鼓铿锵,青衣花脸粉墨登场。记得那时都是老调重弹(不像现在看电视,不想看直播,还有点播、回放什么的),反正是那几部戏翻来覆去。不过孩子们的兴致却有增无减,也许他们看的不是戏,他们不时的到后台看看老生的胡子是不是真的,时而转到台侧看看哪个唢呐吹的够响,有时又凑到漂亮的女生身边献献殷勤。
短暂的轻松过后,孩子们又投入到了全家总动员的过年运动中去。廿一扛糕米,那时村里就三台碾子,轮到号,分工协作,有推碾子的,有铺米扫碾的,有摇箩筛面的。蒸年糕也是要把式的,一斗黏米,二升红豆,三斤红枣,四两糖。篦子上要抹上明油,水要不多不少,多了粘,少了散。刚出锅的年糕,黏黏的,甜甜的,米香扑鼻。或切块,或切片,可油炸,可生煎,人们根据自己的喜爱把它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美食。廿四,扫房子,扫房子既脏又累,一大早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下极不情愿的,换上脏衣服,蒙上头,拿起事先准备的长笤帚,按屋顶、墙壁、炕角仡佬的顺序打扫彻底。大人们则在揉面蒸馒头,包子,花卷、馒头、枣花应有尽有。中午了,嚼着香喷喷的馒头,早把一身的疲倦丢到了脑后。
最具文化气息的要数春联了,就像现在女人不能撞衫一样,每家的春联也不尽相同。从字体到笔法,从内容到颜色,从宽窄到张贴。有的吉祥喜庆,有的紧跟政策,有的嬉笑弄骂,有的风趣幽默。邻家有个老光棍,每年懒得贴对联,有好事之人给贴上了“新年新月新时光,旧鞋旧袜旧衣裳,横批:光棍一条”。当然,过年灯笼也是不可或缺的。有圆的有方的,有纸糊的,有玻璃的,五颜六色,各式各样,在微风的摇曳下相映成趣,熠熠生辉。
神码是内丘的一大特色,神码分大码和小码,像天地、土地、祖宗、财神、灶爷、门神的都会用大码,而喜神、路神、场神的用小码。除了神码,还有泥塑,土地爷爷坐正前,两个小鬼站两边,南海观音坐正南。正月初一,我们这里叫起五更,老人们很早就会起床,烧香、磕头。门口要撒上蓖麻秸把福气挡下来,院子里撒上麸子和玉米预示财富和吉祥。孩子们则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,保存好大人们给的红包,吃饺子,放鞭炮。五更的农村整个都淹没在烟火和鞭炮声中了。大人们串门磕头,先拜宗庙,然后按辈份大小磕头作揖。农村的祭拜活动给春节带来了肃穆和庄重的气氛。
春节是忙碌和休闲的统一,是娱乐和敬畏的和谐,是简朴和奢侈的共存。“好过的年难打的春”人们用平时的艰辛劳动积攒着新年的喜庆,又用对新年的敬重企盼来年的丰收康健。也许这才是真正厚重的年味。
小寒,开始进最寒冷的日子,
风吹雪花飘,小寒日初长。
酷寒将至,年味渐浓,
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,
进行着春节前最后的忙碌。
新制作的干肠挂起来,
涮羊肉火锅、热气腾腾的杀猪菜,
满屋飘香的小鸡儿炖蘑菇,
大块儿和吃肉,大碗喝酒,
显示出了东北人的豪放,
马迭尔冰棍和冰糖葫芦成为热点。
东北的冬天在快过年时热闹起来,
人们正在准备着迎接春天的到来![憨笑]
本文冰糖葫芦是年味的象征之一,冰糖葫芦是年味的象征吗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